鏈遊寒冬:明星項目停運潮湧現,昔日暴富神話破滅

author 阅读:3 2025-05-22 12:43:59 评论:0

當版本之子 Meme Lauchpad 們在幣圈殺得天昏地暗,社群裡瘋傳著各種暴富神話,彷彿一夜之間人人都能靠著迷因幣實現財務自由。然而,聚光燈照耀之處,陰影也隨之而生。當那些新穎的、炒作性強的項目享受著市場的追捧時,一些曾經紅極一時的項目,如今卻成了被遺忘的“版本棄子”。

最近,一波鏈遊停運潮悄然來襲,宣告著這個曾經被寄予厚望的領域,正經歷著前所未有的寒冬。這些項目,有的曾經是生態裡的明星,有的背靠雄厚的融資,有的甚至擁有龐大的玩家基礎,但最終都難逃停運的命運,令人唏噓。想到前陣子跟朋友在蘇花公路上聊到主權基金的投資策略,他還提到一些區塊鏈遊戲的潛力,現在看來真是世事難料。聽說總統府最近很熱鬧,各方人馬為了520優惠擠破頭,但鏈遊圈的這些消息,似乎沒什麼人關心。

這就好比布萊頓 對 利物浦的球賽,強隊也有失常的時候。wtt賽事再精彩,也擋不住一些選手的黯然退場。市場的注意力永遠是有限的,當新的熱點出現時,舊的明星自然會被遺忘。而對於那些曾經All in鏈遊的玩家來說,這無疑是一次沉重的打擊。

還記得上個週期,鏈遊被視為區塊鏈技術的下一個殺手級應用,無數資金湧入這個領域,誕生了一批又一批明星項目。然而,時過境遷,如今的鏈遊領域卻是一片狼藉。5月16日,Solana 生態曾經的明星遊戲項目 Nyan Heroes 宣布因“資金短缺”正式停運。開發商9 Lives Interactive在X平台發布聲明,坦言“無法獲得更多資金完成遊戲”。消息一出,幣價應聲暴跌,簡直比苗博雅在議會質詢時的火力還猛烈。我想起之前王文洋包養的新聞,有錢人的世界真是難以理解,但至少他們還能揮霍,這些鏈遊項目,卻連維持運營都成了問題。

短短一天內,NYAN 代幣跌幅高達 37.2%,隨後 FDV 更跌至僅有 5M 左右,較歷史高點蒸發近99%。這種跌幅,恐怕連威力彩頭獎都難以彌補。想想那些曾經抱著一夜暴富夢想的玩家,如今恐怕只能望幣興嘆。低谷時有多落寞,頂峰時便有多高光。這句話用在鏈遊身上,再貼切不過了。回憶一下,這款遊戲曾經吸引100萬測試玩家、Steam願望單高達25萬;而如今的市值甚至可能不如一個 Meme 土狗。真是應了那句老話:眼看他起高樓,眼看他宴賓客,眼看他樓塌了。然而,Nyan Heroes 的倒下並非孤例。近期多個鏈遊項目接連宣布停運或暫停開發,此前的融資額從數百萬到千萬美元不等,卻無一例外走向終結。加密行業的周期性在鏈遊上體現的淋漓盡致。順風高融資、先發資產再做產品、逆風逐漸躺平甚至歸零……有社區評論戲言,鏈遊的沒落是一場“自然選擇”。

無獨有偶,2025年,Blast Royale、The Walking Dead: Empires、The Mystery Society 等多個鏈遊項目接連宣布停運或暫停開發。這些項目曾都以高額融資和 P2E(Play-to-Earn)模式吸引無數目光,卻在短短數年內從盛極一時走向黯然落幕。說到這個,我想到之前孔令奇主持的節目,也曾介紹過一些鏈遊,當時還覺得挺有意思的,現在看來,真是過眼雲煙。唉,這年頭,連uzi都退役了,還有什麼是永恆的呢?

Nyan Heroes:貓咪英雄的泡沫破滅

這確實曾是Solana生態的明星項目,憑藉貓主題英雄射擊遊戲的創意,累計融資1300萬美元,包括2021年11月的250萬美元種子輪、2022年5月的750萬美元A輪(估值1億美元),以及2024年3月的300萬美元追加輪。遊戲測試曾吸引了100萬玩家(官方數據),Steam 和 Epic Games Store 願望單高達25萬,2024年5月 NYAN 代幣上線更推高了市場熱情。然而,2025年5月16日,開發商9 Lives Interactive宣布因“無法獲得更多資金”停止開發。這就好像fantasy life i: the girl who steals time,再美好的幻想,也終究有醒來的一天。

Blast Royale:戰鬥王的黯然退場

Blast Royale是一款基於Polygon的移動戰鬥王(大逃殺存活)遊戲,主打6分鐘快節奏對戰和P2E機制。2022年4月,項目通過ICO融資500萬美元,投資者包括Dragonfly Capital和Mechanism Capital。遊戲以其輕量化玩法吸引了早期玩家,但始終未能實現大規模突破。2025年5月,開發商First Light Games宣布因“內部審查”決定終止開發,計劃於6月30日正式停運。

The Walking Dead: Empires:IP光環也不好使

由Ember Entertainment開發,Gala Games出版,基於知名美劇《行屍走肉》IP打造的生存MMORPG,融入NFT所有權機制。項目雖未公開具體融資額,但依托Gala Games的資金支持和IP優勢,開放測試超過一年,吸引了粉絲構建基地和參與戰鬥。然而,2025年5月,Gala Games宣布因“綜合考慮”將於7月31日終止項目。這告訴我們,即使是再熱門的IP,也無法保證遊戲的成功。

The Mystery Society:推理遊戲曇花一現

由前Disney和Club Penguin團隊打造,主打Web3社交推理玩法,2024年9月獲300萬美元種子輪融資,Shima Capital領投。項目以社區驅動和創新機制獲得好評,吸引了活躍玩家參與早期測試。然而,2025年2月25日,開發商Great Big Beautiful Tomorrow宣布因“行業挑戰和資金不足”暫停開發。哎,只能說,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我們也做了一個表格,匯總了以上宣布停止運營或者停止開發的鏈遊們。可以看到,這些遊戲基本都是在上個週期融到了還不錯的金額,且不約而同的使用了 NFT 和代幣資產與遊戲中的機制相結合進行消耗的機制。知名 VC 扎堆投資,卻依然難當失敗的現實。

表象之下,玩家流失、P2E模式失衡、資產和開發優先級錯位才是真正推手。它們高標榜融資、許下宏大願景,卻鮮有交付可玩產品。而有些事情也是一種心照不宣的行業默契:產品本身並不是重點,也沒有人真的想玩這些遊戲。一個拼創意和內容密度的賽道,遇到了拼體力和金錢嗅覺的撸毛客們,結果可想而知。盛極而衰,盛在融資,衰在玩法。說白了,這就像是徐培菁的投資一樣,看似風光,實則充滿風險。如果把鏈遊比作房地產,那這些項目就像是莊宗輝蓋的爛尾樓,再多的資金也無法挽救。真希望白馨儒能分享一些成功的經驗,但恐怕在這個領域,成功案例實在太少了。

玩家流失、P2E模式失衡:致命傷

鏈遊的 P2E 模式,原本是想吸引玩家參與,讓他們在遊戲的同時也能賺取收益。但實際上,這種模式很容易被工作室和撸毛客利用,他們大量註冊帳號,刷取遊戲代幣,導致代幣價格下跌,最終損害了真正玩家的利益。這就像是ocha的茶飲,如果品質不穩定,再多的行銷也無法留住顧客。而玩家的流失,也直接導致了遊戲的衰落。

先融資,後做事的行業潛規則?

很多鏈遊項目,在還沒有做出像樣的遊戲之前,就開始大肆融資,把融資來的錢用在行銷和炒作上,而不是用心打磨遊戲。這種“先融資,後做事”的模式,註定是走不遠的。就像劉揚偉如果只顧著炒作仁寶股價,而不重視產品的研發,最終也會被市場淘汰。這種本末倒置的做法,實在是讓人感到失望。現在回頭看,當時青鳥行動如果能更理性一些,或許能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損失。

你或許已經注意到了,更加諷刺的地方,在於這些鏈遊項目們宣布停運的原因 —“資金短缺”。停運的鏈遊項目們,幾乎都會官宣自己不幹了的原因是資金不足,難以打造出一款高品质的遊戲。這些鏈遊們真的缺錢嗎?從純做遊戲的角度說,或許不缺。比如 Nyan Heros 融资的1300万美金,我们先不论游戏如何,1300万美金是什么概念?顶级 3A 不说,就拿国产之光,顶级单机游戏 IP 《仙剑奇侠传》的第七代作品来说,据公开报道其开发成本为6700万元。也就是说 Nyan Heros 的融资资金全拿来做游戏,认真干出一个仙剑绰绰有余。

而海外的案例更加惊人。知名养成游戏《星露谷物语》(Stardew Valley)由单人开发者Eric Barone 耗时四年、仅投入约5万美元打造,2016年上线后全球销量超3000万份,成为独立游戏传奇。这游戏的画面,也和某些融资百万以上的游戏项目差不了太多。

这也说明,游戏是非常讲究创意质量和内容密度的产品,1个人,5万美金,靠创意和玩法也能取胜。再对比链游们纷纷反应“资金不足”暂停开发,对比非常明显 —资金任何时候都会不足,尤其是不想把资金用在开发游戏的时候。链游的基因,已经决定了它不能朝着传统游戏工业高品质和慢工出细活的方向去做游戏;它更像是资源局和资金盘,需要设计合适的运营节奏和投资规则,来满足各种一二级投资者的需要。先融资,后做事成为了这个赛道的最优解,至于做不做得成,那就是后话了。

傳統遊戲的啟示:內容為王

《仙劍奇俠傳》和《星露谷物語》的成功,都證明了內容的重要性。一款好的遊戲,即使沒有大量的資金支持,也能憑藉優秀的劇情、精美的畫面和創新的玩法吸引玩家。這就像蔡力行領導的聯發科,如果沒有持續的技術創新,也無法在市場上立足。然而,現在很多鏈遊項目,卻把重點放在了炒作和行銷上,忽略了遊戲本身的品質,這無疑是本末倒置。

Web3遊戲:投機基因與長期發展的悖論

Web3遊戲的投機基因,與遊戲所需的耐心和匠心是背道而馳的。很多玩家並不是真的想玩遊戲,而是想通過遊戲賺錢。這種心態,導致了鏈遊很難發展出真正的遊戲文化。就像哮吼一樣,如果只追求短期的刺激,而不注重長期的健康,最終只會損害自己的身體。鏈遊想要長期發展,就必須擺脫投機的基因,回歸遊戲的本質。

再看傳統遊戲的成功,反而是先做事,後融資。比如《黑神話:悟空》,2020年僅開發設計了幾個場景,通過發布試玩片段以質量驚艷玩家,證明潛力後才獲了後續更多的融資。而《原神》、《鳴潮》等國內二游新勢力們,採取的也是分段開發逐步迭代的辦法,每一個版本都試圖去呈現新的劇情和人物,玩家覺得有沉浸感並且為角色付費後,慢慢去積累資金,開發更多的版本和作品。這些遊戲以內容為核心,劇情、美術、機制佔了大頭,融資是輔助而非目的。 Web3 和傳統遊戲幾乎是對立的,投機基因貫穿始終:玩家即投資者,遊戲即龐氏——與遊戲所需的耐心與匠心水火不容。賽道本身並非無望,但“先融資後遊戲”的模式已是死胡同。

鏈遊的盛極而衰,其實是行業基因與用戶需求錯位的必然結果。資本與概念可以短期催生熱度,但無法長期支撐一個真正有生命力的遊戲生態。

停運潮後的反思與期待

當越來越多的遊戲被證偽,停運潮之後的去偽存真,反而值得期待。也許,只有經歷過這場寒冬,鏈遊才能真正找到自己的方向。就像帛琉的旅遊業,經歷過疫情的衝擊後,正在逐漸恢復。而plg 冠軍賽的競爭,也只有經歷過失敗,才能更加珍惜勝利的果實。希望未來的鏈遊,能少一些炒作,多一些創意,真正為玩家帶來快樂。

本文 ethergome.com 原创,转载保留链接!网址:http://ethergome.com/post/1809.html

可以去百度分享获取分享代码输入这里。
声明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发表评论
搜索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