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se链官方“喊单”崩盘:一场收割散户的“明牌”骗局?

author 阅读:38 2025-04-19 17:52:27 评论:0

Base链“官方喊单”闹剧:一场精心策划的收割?

链上狂欢的喧嚣与躁动

最近链圈又开始不安分了。Solana 上蹦出个百倍“金狗”RFC,引得无数人眼红,Base 链也跟着蠢蠢欲动,似乎想复制 Solana 的暴富神话。 凌晨三点,Base 官方 X 账号(坐拥 90 万粉丝)突然发了条帖子:“Base is for everyone”,配图也是这个标语。更让人心痒的是,官方居然在评论区回了句:“Coined it”,还链接到了 Zora 平台上的 meme 币“Base is for everyone”。 这赤裸裸的暗示,摆明了就是官方站台,生怕你没赶上这趟财富列车。 Coinbase 生态对 Base 寄予厚望,每一次动作都备受关注。 在这个“金狗”难寻的熊市里,官方账号的背书就像是一剂强心针,给那些赌徒们壮了胆,让他们觉得自己找到了安全上车的机会。 但真的是机会吗? 我对此深表怀疑。

“官方认证”的暴富神话?

Base is for everyone:一句口号引发的血案

“Base is for everyone”这句话,现在听起来简直就是个天大的讽刺。 一开始,谁不认为这是官方钦定的“财富密码”?谁不梦想着能借此一夜暴富?结果呢?

拉盘一小时,崩盘五分钟:韭菜的狂欢与哀嚎

帖子一出,DEXSCREENER 的数据立刻炸了。 “Base is for everyone”这枚 meme 币,价格就像坐了火箭,一个小时内从 0.0001 美元飙到了 0.012 美元,足足翻了 120 倍! 市值也从几万美元蹭蹭蹭地窜到了 2000 万美元。 韭菜们沸腾了,仿佛已经看到了别墅靠海。 然而,好景不长。 这场由官方“明牌”的 Meme 币闹剧,上演了一出经典的“拉盘一小时,Rug 五分钟”的戏码。 凌晨 4 点半左右,行情突然来了个 180 度大转弯。 这枚币的市值,在短短五分钟内,从 1400 万美元直接崩到了 140 万美元,跌幅高达 90%! 那些高位追涨的韭菜,还没来得及数钱,就被埋在了深深的韭菜地里。

信任危机:Base官方的人设崩塌

币价暴跌后,社群里炸开了锅,愤怒的情绪像火山一样爆发。 “Base is for everyone”这句口号,也被重新解读为“对所有人开放,包括那些 Rug & Pull 的人”。 这次事件,对 Base 官方形象的打击是致命的。 有人直接开喷,说 Base 官方“毁了品牌信任”。 一个由官方背书的币,居然这么快就 Rug 了,这简直就是赤裸裸的欺骗。 更何况,Coinbase 是一家受监管的上市公司,这么一搞,公众对它的负面看法肯定会急剧上升。 Jesse Pollak 和 Base 的领导层,也因此受到了严厉的批评。 Base 一直标榜自己走的是合规路线,但这次事件,无疑会引来更多的监管审查。 这简直就是自己给自己挖了个坑。 当然,“Base is for everyone”并没有彻底归零。 在暴跌之后,早上 5 点左右,币价开始缓慢回升。 截至目前,这枚币的市值已经回升到了 800 万美元左右。 交易量依然活跃,24 小时内的总交易量高达 2710 万美元。 买家数量也从暴跌后的 4000 人左右增加到了 7300 人。 这说明市场上仍然有投机者在进场。 他们要么是觉得价格已经触底,想抄底捞一笔;要么就是一些大户在低位回购,想稳定价格,或者进一步获利。 但无论如何,这次事件已经给 Base 的声誉带来了难以弥补的损害。

谁导演了这场暴跌?

链上追踪:神秘地址的精准收割

“Base is for everyone”代币在五分钟内暴跌,绝非偶然。 链上数据,揭示了这场暴跌背后的黑手。 分析师 @dethective 深入分析后发现,暴跌的导火索,是一个神秘地址的操作。 这个地址是:0x099246ca997acf47ada682c9c60f9ed0954ad960。 让人震惊的是,这个地址在 Base 官方发帖前仅仅 1 分钟,就购入了价值 1.5 ETH(约 2400 美元)的代币。 随后,在价格达到顶峰(0.012 美元)时,开始疯狂抛售。 链上数据显示,这笔抛售获利高达 20 万美元,利润率简直高得令人发指。 交易记录还显示,抛售者将部分利润转移到了一个名为“bandemic.base.eth”的地址。

Bandemic.base.eth:币圈“聪明钱”的财富密码?

我们用 GMGN 查看了这个地址的概况。 发现除了在“Base is for everyone”上大赚一笔外,这个地址还是其他 Base 链上 Meme 币的狙击常客,同时被平台标记为“聪明钱”。 过去的战绩显示,这个地址的盈利范围通常在几百到几千美元之间。 而这一次,在“Base is for everyone”上,它却拿到了超乎寻常的收益。 这不禁让人怀疑,这背后是否隐藏着某种不可告人的秘密?

Base与Zora:利益共同体还是背后的推手?

对大多数韭菜来说,这场闹剧过后,如果真的参与其中,追涨杀跌,恐怕又要面对“价格还在,仓位没了”的窘境。 我们能从这次事件中学到什么? 首先,要摒弃对“官方”的高大上认知。 官方背书,并不等于安全。 官方参与的 meme 币项目,同样可能涉及内部交易和拉盘抛售。 其次,在实操时,要实时监控大户动向,避免成为接盘侠。 例如,关注代币的持仓集中度(Top 10 持有者占比)和异常交易量,可以提供一定的参考。 从更深层次看,Base 此次事件的争议根源,或许在于战略执行的失误。 Base 试图通过 meme 币推广来吸引用户,增强生态活力,这种“文化上链”的思路本身并没有问题。 然而,在执行过程中,Base 忽视了社区对透明度和公平性的核心需求。 Zora 作为 Base 生态的重要合作伙伴,其 TGE(代币生成事件)机制,可能是事件背后的一大推手。 社区的“Base-Zora 联合拉盘”猜测,虽然没有得到证实,但 Base 应该公开与 Zora 的合作细节,消除疑虑。 Base 在推广代币时,没有充分披露风险,也没有提前与社区沟通,导致了信任危机。 事后如果再解释这是“实验性推广”,就显得有些苍白无力了。

反思与警惕:韭菜的自我修养

别把“官方”当免死金牌

这次 Base 的“官方喊单”事件,最重要的一课就是:别把“官方”当成免死金牌。 币圈没有绝对的安全,更何况是 Meme 币这种高风险的投机品种。 即使是官方背书,也无法保证项目方不会作恶,无法阻止大户砸盘。 永远要保持独立思考,不要盲目跟风。 记住,币圈的本质是逐利,没有人会无缘无故地给你送钱。

大户动向:韭菜的生存指南

既然无法避免被收割的命运,那就尽量让自己死得晚一点。 关注大户动向,或许能让你在崩盘前及时抽身。 链上数据是公开透明的,通过一些工具,你可以轻松地追踪大户的交易行为。 如果发现有大户在大量抛售,那就赶紧跑路吧! 别想着抄底,在瀑布面前,抄底的人往往死得最惨。

风险意识:币圈永恒的生存法则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永远不要忘记风险。 币圈是高风险高回报的领域,没有承受风险的能力,就不要轻易入场。 永远不要All in,永远不要借钱炒币。 记住,投资的目的是为了改善生活,而不是为了赌博。 只有保持清醒的头脑,才能在币圈这个充满诱惑和陷阱的丛林里生存下去。 不是 Base is for everyone,而是 Risk is for everyone。 铭记风险,谨慎前行。 这才是韭菜在币圈生存的永恒法则。

本文 ethergome.com 原创,转载保留链接!网址:https://ethergome.com/post/1770.html

可以去百度分享获取分享代码输入这里。
声明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发表评论
搜索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