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债风暴、去美元化、比特币崛起:特朗普埋下的暗雷?
美债风暴再起:特朗普关税阴影下的危机前兆?
市场震荡:2019年回购危机重演?
本周美债市场那令人窒息的跌幅,简直让人怀疑是不是历史在重演。自从2019年那场险些崩盘的回购危机之后,就没见过这么大的阵仗。波动率飙升,甚至超越了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初期那种恐慌性的抛售。更让人脊背发凉的是,这次美债市场的剧烈震荡,矛头直指那些玩基差套利的基金。要知道,这些家伙一旦面临大规模清算,那可就是一场腥风血雨。就像2020年3月,流动性危机爆发时,对冲基金为了自保,疯狂抛售资产,结果把回购市场给冻结了,美股也跟着熔断了好几次。我总觉得,这回的事情没那么简单。难道仅仅是特朗普关税战的后遗症?还是说,一场更大的危机正在酝酿?
交易层面:常规风险释放还是危机爆发前夜?
当然,有些人会说,这只是正常的市场波动,风险释放而已。他们会拿出一些“证据”来佐证自己的观点。比如,期限利差走阔引发的清算压力,目前还只是局限在基差策略领域,没有蔓延到CTA趋势跟踪或者风险平价基金这些“大家伙”身上。还有,货币市场也还算稳定,美联储的逆回购工具(RRP)里还有近5000亿美元的余额,可以作为流动性缓冲。隔夜回购利率和SOFR利差也还在10个基点以内的正常区间。最关键的是,10年期美债收益率还在4.25%-4.5%区间震荡,离触发MBS投资者久期对冲的4.8%临界点还有一段距离。基于这些现象,美联储甚至认为这只是“市场自我调节机制的正常运作”。
但我对这种“鸵鸟心态”嗤之以鼻。美联储总是喜欢把事情往好了说,粉饰太平。他们真的了解市场的真实情况吗?那些潜藏在水面之下的风险,他们真的看到了吗?我总觉得,这次的美债风暴,绝不仅仅是简单的“市场自我调节”。它更像是冰山一角,预示着更大的危机正在逼近。那些所谓的“安全边际”,在我看来,只不过是脆弱的幻象,随时可能被市场的巨浪吞噬。
去美元化加速:比特币的崛起之路
关税战下的美元霸权:裂痕与机遇
特朗普那套挥舞关税大棒的玩法,在我看来,简直是自掘坟墓。他可能以为能靠关税让美国再次伟大,但他没想到,这反而加速了美元霸权的衰落。你想想,当美国动不动就拿关税威胁别人,谁还敢放心地用美元进行贸易结算?这不明摆着逼着大家另寻出路吗?国际支付体系的多元化转型,已经是不可逆转的趋势。随着去美元化的深入,人民币、卢布等本币结算的占比肯定会越来越高。而在这个过程中,黄金和比特币,这些“超主权”的资产,将会成为重要的价值稳定锚。这就像一艘正在下沉的船,大家都忙着寻找新的救生艇,而黄金和比特币,就是那些最靠谱的救生艇。
俄罗斯的黄金与比特币策略:双轨避险体系的启示
看看俄罗斯的例子,你就知道我说的没错。2022年,俄罗斯的外汇储备被西方冻结,卢布贬值压力巨大。为了稳住卢布,俄罗斯央行祭出了一个绝招:实施黄金固定价格收购政策,5000卢布一克。结果呢?卢布汇率稳住了,俄罗斯的黄金储备也暴增了300吨。更值得注意的是,同期俄罗斯的比特币交易量暴增了17倍!这说明什么?这说明俄罗斯已经形成了一个“官方黄金+民间比特币”的双轨价值存储体系。这套体系,既能对冲地缘政治风险,又能绕开西方的金融制裁,简直是绝妙的策略。而且,在美国逐渐减少甚至停止美元赤字性输出的情况下,这种新型架构,很可能会成为去美元化进程中的重要补充。
广场协议幽灵:美元贬值与硬通货的狂欢
特朗普政府可能还想玩一招更狠的,那就是效仿1985年的“广场协议”,通过关税杠杆迫使主要贸易伙伴接受美元贬值安排。这种“高关税+弱势美元”的政策组合,短期内或许能提升美国制造业的竞争力,但长期来看,肯定会侵蚀美元的信用基础。历史经验已经告诉我们,当市场形成持续性的美元贬值预期时,那些具备“超主权”属性的硬通货,往往会表现突出。在广场协议签订后的1985至1987年期间,美元兑日元和德国马克分别贬值了50%和47%,黄金价格从每盎司约300美元上涨至500美元左右,涨幅约为66%。这直接促成了数万亿美元的资产再配置。而在过去的十多年里,比特币与美元指数一直呈现明显的负相关关系。所以,我坚信,在美元下行周期,比特币大概率会走强。这不仅是历史规律,更是市场逻辑。
比特币的新角色:危机中的避风港?
风险调整回报率:比特币超越黄金?
长期以来,人们都把黄金视为危机时期的避风港。道理很简单,优质的避险资产,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核心标准:显著的正风险溢价和可控的价格波动。过去十年间,黄金几乎是唯一持续符合这两项要求的资产。而比特币呢?因为在极端行情中波动过大,比如2020年3月单日振幅高达37%,所以长期被排除在避险资产的行列之外。但现在,这种传统认知正在被新的市场数据挑战。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引发了市场动荡,各资产的表现也出现了重要的变化。在4月2日-4月8日期间,比特币风险调整后的回报率为-0.24,不仅远超标普的-0.98,甚至还高于黄金的-0.29!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比特币正在发展出独特的“危机阿尔法”属性。虽然它的绝对波动率仍然高于黄金,但在系统性风险事件中,它的相对表现已经开始超越传统避险资产。这简直是颠覆性的!
隐含波动率:市场认知的转变
更让人惊讶的是,尽管VIX指数飙升至近三年来的最高点(60),但比特币1个月的隐含波动率仅小幅上升,距离历史高点还差得很远。而且,比特币价格和它的平值期权隐含波动率之间,并没有呈现出明显的相关关系。这意味着市场普遍认为美股大跌对比特币的潜在影响有限,期权投资者也没有利用这次机会大举做多波动率。这直接打破了过去市场普遍认为比特币是美股杠杆的观点。想想看,这说明了什么?这说明市场对的认知正在发生根本性的转变。人们不再把当成高风险的投机资产,而是开始把它视为一种潜在的避险工具,一种在危机中能够提供保护的另类资产。这种转变,对于的未来,无疑是至关重要的。
特朗普的比特币战略:对冲风险还是掌控未来?
战略储备:维系货币霸权的终极手段?
现在回过头来看,特朗普设立比特币战略储备的时机,绝非偶然。这根本不是什么心血来潮,而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战略布局。一方面,这是对冲美元信用风险的前瞻性举措。就像我之前分析的,特朗普的政策正在加速美元霸权的衰落,为了应对这种风险,储备一部分比特币,显然是一种明智的选择。另一方面,这更是维系全球货币主导权的战略落子。与其眼睁睁地看着其他国家利用比特币挑战美元的地位,不如自己先下手为强,将比特币纳入自己的掌控之中。这就像一场棋局,特朗普早就看到了未来的走向,提前落子,抢占先机。
资本布局:美国已掌握比特币命脉?
然而,当美国的战略意图逐渐被市场看清的时候,美国资本已经悄然积累了比特币近30%的流通筹码!这才是最可怕的地方。这意味着,美国已经掌握了比特币市场的命脉,拥有了左右比特币价格的能力。表面上看,比特币是一种去中心化的数字货币,不受任何国家或机构的控制。但实际上,如果大量的比特币掌握在美国资本手中,那它和美元又有什么区别呢?它仍然会受到美国的操控,成为美国维护自身利益的工具。这才是特朗普比特币战略的真正目的:不是为了让比特币取代美元,而是为了让比特币成为美元的延伸,成为美国继续掌控全球金融体系的手段。这场游戏,比我们想象的更加复杂,也更加危险。
本文 ethergome.com 原创,转载保留链接!网址:https://ethergome.com/post/1771.html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